疾病详情

脊椎结核并发窦道

  • 概述
  • 病因
  • 临床表现
  • 检查
  • 诊断
  • 治疗
  • 并发症
  • 预防

概述

脊椎结核并发窦道是脊椎结核严重而常见的并发症之一,常见于髂窝,其次为腰上三角。

病因

窦道是脊柱结核发展到严重阶段的标志,是坏死渗出病变产生的脓肿流注由体表破溃形成。流脓窦道反映结核病灶未能控制消除,存在死骨死腔,肉芽组织和坏死组织,导致持续不断产生脓液。

临床表现

脊椎结核以胸腰椎、腰椎为好发节段,因此窦道常见于髂窝和腰上三角。窦道的发生使张力渐大的脓肿得以引流减压。脊柱结核急性症状可暂时减缓。但由于病灶不能消除,窦道多经久不愈,有时可见到细小死骨排除,常伴继发感染。仅极少数患者病变得以控制,窦道闭合,但通常需手术干预。

检查

对本病的检查主要是对脓液进行实验室检查,25%病例窦道分泌物结核菌培养阳性,可视为结核病传染源之一。另外经细菌学检查70%病例可发现有继发感染,其中绝大数(83%)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,少数系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感染。

诊断

细菌学检查用以发现继发感染,可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大肠杆菌、绿脓杆菌等多种致病菌。

治疗

经久不愈的窦道提示脊椎结核病灶持续,常能发现死骨死腔、窦道及脓肿,需手术治疗。

1.手术适应证和时机的选择

①椎体破坏明显,有死骨、干酪物质、或流注脓肿;②窦道继发感染得到控制,全身不发热、局部脓液少;③窦道引流通畅。

2.术前准备

(1)全身支持疗法 以改善患者一般状况,增强抵抗力。

(2)抗结核药物 选择对结核和混合感染同时有效的药物和利福平、奥福星和环丙沙星等制定方案。联合用药2~3个月。

(3)窦道造影 明确窦道的方位,窦道死腔的大小及其与骨病灶和内脏器官关系,为手术设计提供参考。

(4)保证窦道引流通畅,控制继发感染 手术前扩大窦道,或窦道缩短术保证窦道引流通畅是围手术期处理的重要环节。局部勿用药物冲洗,以免表浅的化脓菌进入病灶深处。

3.手术要点

(1)宜采取腹膜胸膜外入路。

(2)尽可能彻底清除骨病灶中死骨、肉芽和干酪物质,消除窦道的残腔。

(3)窦道切除最好单独作一切口。

(4)内固定有助于病变局限,防止病理骨折,便于护理。

(5)围手术期采用化脓菌敏感的药物4~6周,阻止继发感染,以防再发。

4.术后处理

继续服用抗结核药物1年左右。

并发症

病情多较严重,可合并其他部位结核,如肺结核、结核性脑膜炎、肾结核、附睾结核、髋关节结核等。

预防

1.早期诊断治疗;

2.脓肿张力大时应及时穿刺抽脓,必要时重复进行;

3.寒性脓肿表皮有溃破危险者,及时做闭式引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