疾病详情

布氏杆菌性关节炎

  • 概述
  • 病因
  • 临床表现
  • 检查
  • 诊断
  • 治疗
  • 并发症
  • 预防

概述

本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感染。布氏杆菌为小的革兰阴性菌,通过动物传染给人。患者表现为背部及肢体疼痛,有热病症状。关节炎发病前数周患者有头痛、乏力、出汗等全身症状。累及的关节表现为肿胀、疼痛发热及红斑,关节内有渗出等。

病因

布氏杆菌经消化道入体内后多数被消化,少数在淋巴、骨髓及脾内繁殖。布氏杆菌为微小的多形球状杆菌,革兰染色阴性。通过羊、牛、猪、犬等传染给人。病原菌主要存在于病畜的组织、尿、乳汁、胎儿等处。多数通过口进入人体内,亦可由损伤的皮肤、呼吸道黏膜等侵入机体。食用未经巴斯德消毒方法消毒的牛奶和奶酪,很容易感染布氏杆菌。接触畜、畜肉的工人、兽医等为易感人群。

临床表现

布氏杆菌病可以是急性、自限性疾病,关节痛延续数天,关节炎持续数周后消退无后遗症,也可是慢性、感染性疾病。需要用抗生素治疗。慢性或复发性的布氏杆菌病常由马尔他布鲁菌引起。感染常见于单关节或不对称的少数周围关节,膝、髋、肩为好发部位,其次为骶髂、腕、踝、肘关节,还可侵犯脊柱。骶髂关节常见于单侧某些患者既有周围关节炎又有脊柱关节病。患者感到背部及肢体疼痛,有热病症状。关节炎发病前数周患者有头痛、乏力、出汗等全身症状。累及的关节表现为肿胀、疼痛发热及红斑,关节内有渗出。热型为波浪热,有时为弛张热或间歇热。

检查

布氏杆菌需要复杂的生长条件,因此滑膜液培养的阳性率仅50%~65%。滑膜液中白细胞总数为10*109~50*109/L,单核细胞更多见。血清学试验中最常用的是凝集试验。较新技术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(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,ELISA)可能更精确。补体结合试验及2巯基乙醇试验常用来诊断慢性布氏杆菌病。急性布氏杆菌病患者的血培养一般是阳性。慢性病例的血培养阳性率却小于10%,而骨髓培养的阳性率较高。X线检查常见肩、骶髂关节和脊柱有所改变。

诊断

诊断主要根据以下几个方面综合分析诊断:

1.病原接触史

在疫区,与病畜有接触史。或饮用过未经巴斯德消毒方法消毒的乳品。

2.病史

有急性、亚急性和慢性布氏杆菌感染病史。

3.血培养

急性布氏杆菌病血培养阳性率很高。

4.滑膜液培养

布氏杆菌需要复杂的生长条件,因此滑膜液培养的阳性率仅50%~65%。滑膜液中白细胞总数为10×109/L~50×109/L,单核细胞更多见。血清学试验中最常用的是凝集试验。较新技术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(ELISA)可能更精确。补体结合试验及2-巯基乙醇试验常用来诊断慢性布氏杆菌病。

5.骨髓培养

急性布氏杆菌病患者的血培养一般是阳性。慢性病例的血培养阳性率却小于10%,而骨髓培养的阳性率较高。

6.X线检查

(1)肩关节 肱骨大结节、肩峰、喙突等肌腱韧带附着处,骨骼呈局限性表浅的小囊性骨质破坏和囊壁硬化。肌腱、滑囊处出现钙化。关节间隙正常。

(2)骶髂关节 关节间隙狭窄或模糊不清,关节面不规则硬化,邻近骨质疏松,小范围骨破坏,彼此融合,破坏区周围硬化。

(3)腰椎 韧带钙化或骨化或表现为椎间软骨炎,即病变局限于1~2个椎间盘,椎间隙变窄,相邻椎体上下缘骨质破坏,明显骨质增生。或出现小关节炎性改变,表现为关节间隙不规则和关节腔狭窄。

治疗

1.注意休息、关节制动,加强营养,补充液体、维生素B1、B6以及大剂量维生素C。

2.抗生素治疗:四环素族疗效好,如多西环素(强力霉素),利福平和头孢叁代抗生素疗效也较好。有人提倡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合并使用。如庆大霉素、阿米卡星(丁胺卡那霉素)、链霉素。脊柱患病者疗程应延长。慢性者和对抗生素有抵抗力的布氏杆菌关节炎,需联合应用左旋咪唑(左旋四咪唑),增强免疫功能。

并发症

可并发或形成菌血症和毒血症。

预防

1.消除和减少或避免发病因素,改善生活环境空间,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防止感染,注意饮食卫生,合理膳食调配。

2.注意锻炼身体,增加机体抗病能力,不要过度疲劳、过度消耗,戒烟戒酒。

3.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,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,坚持治疗。

4.食用牛奶和奶酪用巴斯德消毒方法消毒,接触畜、畜肉的工人、兽医等易感人群做好劳动保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