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朋友具有活动量大、保护意识差等特点,导致儿童出现创伤、骨折的比例较高,尤其是新冠肺炎期间,孩子户外活动增多,缺少老师及家长看护,受伤几率更高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骨折已成为威胁儿童健康和安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,有研究显示每年约有2.5%~6.25%的儿童发生骨折,而这其中儿童的长骨骨折占相当大的比例。
小孩子不慎骨折,当家长的是最焦虑的,既想骨折愈合的好,又不想孩子受罪,如果需要做手术,都想早住院、早做手术并且能够早点出院。今天介绍的这种叫“弹性髓内针“的“神器”。
对于儿童长骨骨折,弹性髓内针有足够的固定强度,又有一定骨折部位微动,进而促进骨折的愈合。相对于保守治疗骨折的固定更加稳定,相对于其他切开复位固定手术方式创伤小、组织损伤少、不剥离骨膜、不损伤骨骺,有诸多优势。故手术后患儿疼痛感低、康复快速,通常术后1-2天就可以康复出院,同时后期内固定物取出也较为简单。
案例
9岁女孩烨烨在家玩耍时,由于疏忽不慎从台阶上摔下,摔倒后右前臂变形成角,疼痛得厉害,动弹不得。就诊于我院后诊断为:右尺桡骨骨折。都说医者父母心,疼在你身,痛在我心,王长松医生作为孩子主管医生,特别理解孩子父母的心情,也特别心疼孩子,因为他也有个同样大的女儿,王长松医生赶紧联系骨科曾主任,急诊就给孩子做了手术。
就在同一天,12岁女孩晶晶玩滑板时也摔伤右上臂,诊断为右肱骨骨折,同样在曾主任的带领下完成了手术。
弹性髓内针的适应症广泛,可应用于3~13岁儿童长骨骨折,各类长骨新鲜新干线性骨折及干骺端闭合骨折,以横断和短斜形骨折最佳,还可以应用在足够骨皮质的长楔形或螺旋形骨折。
曾宪发主任介绍:大多数儿童骨折一般选择创伤更小、更加经济实用的手段,如手法复位、石膏、夹板或支具固定、牵引、经皮穿针固定等。某些骨折无需治疗,医生的作用仅仅是为骨折愈合创造良好的条件。其实相较于成年人来说,儿童骨折会更易发生。但多数儿童不能准确叙述疼痛的症状,而不具备语言表达能力的幼儿往往以哭闹为疼痛的最显著信号,此时应及时就医。